中文域名:紫云县文化馆.公益


1月15日,亚鲁王文化田野调查芭茅学术接待站基本完善,已具备接待功能,可供各位专家学者到这里进行深度的田野调查。元旦刚过,就迎来了第一批专家,贵州大学刘锋教授、顺真教授来到芭茅接待站,参加了芭茅的一场传统葬礼,并对亚鲁王文化的重要符号进行了深度的学术讨论,完成了具有学术高度的论文《苗族度亡史诗<亚鲁王>文化意蕴的深度阐释》。
1月底,伴随着新年的气息,芭茅接待站迎来了第二批客人——著名摄影家杨延康老师,他带着他的团队来到麻山,看到了麻山的贫瘠与困难后,决定为亚鲁王文化的守望者捐献一辆穿越麻山的车辆——哈弗H6。3月1日,在安顺市文联主席姚晓英的陪同下,杨延康老师一行来到格凸河燕子洞,参加由我中心协办的捐车仪式。
2月,在由安顺苗学会及安顺军马屯草田读书会联合举办的民歌大赛中,中心节目“亚鲁裔族组合”荣获三等奖。
3月6日,余未人老师到紫云指导国家级传承人陈兴华个人版本《亚鲁王》的审稿修改工作,并前往大营镇芭茅村亚鲁王文化田野调查接待站进行现场调研考察。
4月中心内部会议决定,重新装修亚鲁王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地点。装修办公室,准备东郎档案柜,用亚鲁王文化的核心元素包装整个工作地点,并分板块和运用展柜来展示亚鲁王文化的主要内容和中心工作成果,将办公地点打造成为外界了解亚鲁王文化特色的窗口。
4月19至21日,安顺市古籍培训在文化中心四楼举行,我中心作为田野调查工作单位,以自己的田野调查经验为本次民族古籍培训进行指导,并分享了田野调查的经验。
4月30日由县文联主席王安全组织中心人员培训如何收集“紫云苗族”一书的资料,并由中心工作人员负责麻山片区的收集及填表入档。
5月中旬,中央电视台《非遗中国行》栏目剧组来到紫云,拍摄《亚鲁王》宣传片,中心全程参与并组织群众到场配合拍摄,《非遗中国行》栏目组授予亚鲁王文化研究中心“中国非遗国家级影像背书拍摄基地:民间文学——亚鲁王”。
7月6日,民盟安顺市委“美丽乡村的建设现状与对策”课题调研组莅临亚鲁王文化研究中心进行调研。
7月8日,中共修文县委常委、副县长王学斌,中共龙里县委常委、副县长张超,清镇市委常委、副市长陶元浩一行在中共安顺市委常委、副市长董艳玲的带领下,莅临紫云自治县亚鲁王文化研究中心开展调研活动。
7月15日至18日,我中心接到望谟县苗学会的邀请,拟聘我中心工作员杨正兴、杨正超前往望谟县培训苗文,参加培训的学员来自望谟县境川黔滇方言及西部方言麻山次方言苗族中小学教师及望谟县、黔西南州苗学会部分领导、会员,共有学员78人。
7月份,在全市文化调演大赛中,中心节目“亚鲁王之阿玛酒”荣获最佳表演奖。
8月3日,贵州省雷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候天江一行到亚鲁王文化研究中心调研,考察并交流非遗工作站的建设学习情况。
8月中旬,安顺市民族古籍普查工作正式开始,中心成立普查小组,分类别进行普查工作,到9月底,中心圆满完成了紫云自治县内苗族布依族古籍普查任务,存档近200条古籍普查目录。
8月14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孔江平携夫人及两名在读博士到访亚鲁王文化研究中心,了解亚鲁王文化及研究情况。孔江平教授长期从事语音学领域的研究,包括对民族语言的语音声学和生理研究,语言田野调查方法的研究等,此次到访,主要想从专业领域了解麻山苗族古歌古经的语音情况。
8月25日,长顺县民宗局局长梅世朝子一行莅临亚鲁王文化研究中心,考察并交流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8月,在由安顺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等主办的“山里江南·幸福花开”安顺民歌大赛中,中心节目“亚鲁王之阿玛仁”荣获一等奖。
8月23日,中心工作人员分成两队,分别进入紫云县四大寨乡、猴场镇、大营镇、宗地镇、格凸河镇走访,以“我们的亚鲁王城”作为主题,让苗族同胞用自己的画笔勾勒出心目中的神圣王城。
9月6日,市文产办主任徐薇一行到亚鲁王研究中心,考察亚鲁王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
9月9日,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非遗周末聚紫云专场在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圆满举行。我中心全力打造的《千年亚鲁王》原生态舞台剧,受到外界一致好评,我中心工作员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的后勤服务工作,在全省非遗周末聚评选中,紫云荣获最佳组织奖。
9月15日,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梅世松的带队下,市人大调研组一行到紫云开展《亚鲁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立法调研工作,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于鸣的陪同下到亚鲁王文化研究中心调研工作情况并开展座谈会。
9月22日,亚鲁王城项目建设征收工作在紫云自治县格凸河镇坝寨村正式开始,我中心13人参与征收工作,与其他单位抽调的工作员组成亚鲁王城项目建设征地先锋队。
10月18日,县长王永胜、县委副书记陈德国、副县长吴晓敏等领导来到征地办公室,看望慰问征地先锋队所有成员,在肯定大家的工作成果之余,也鼓励大家要继续奋斗。
10月19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世杰率省人大调研组到亚鲁王文化研究中心调研,王世杰充分肯定了中心在非遗传承和保护中所做的工作,并谈到在大山深处还保存着这么完好、伟大的英雄史诗,不仅是安顺的骄傲,也是贵州的骄傲。
10月15日—16日,中心部分成员前往四川省兴文县参加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苗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中心摄像人员负责全程摄像工作,中心工作员杨正兴的论文《麻山苗族文化在全域旅游中的作用》在本次学术年会论文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10月底,征地先锋队已完成亚鲁王城主体建筑面积的测量(1000多亩),完成了土地附着物、林地零星林木的测算。
11月2日,土地的合同签订工作正式开始。两个多月里,征地先锋队从酷暑到严寒,齐心协力、坚持奋斗,高效率的创造了征收工作的奇迹。
11月12日,安顺市民间文化协会主席王继平一行到亚鲁王文化研究中心调研亚鲁王文化。
11月15日,在市人大法工委主任委员刘庭勇的带队下,市人大法工委、市人大立法咨询专家组、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生调研组一行到亚鲁王文化研究中心召开《安顺市亚鲁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一审稿)》修改意见座谈会。
11月15日,全省民宗系统党的十九大精神双语宣讲在紫云自治县格凸河镇坝寨村开展,我中心负责组织村民参与,并做好后勤工作,中心主任杨正江分别用苗语、汉语向坝寨村的村民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11月21日—23日,中心部分成员到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施洞镇河湾苗学院参加2017苗年活动及学术交流年会。中心主任杨正江向众多苗学专家、学者讲述亚鲁王文化,中心摄像小组负责全程的摄像工作。
11月27日,亚鲁王城项目征地先锋队共完成1251.61亩土地的征收,共计173户,已全部完成以上土地面积的合同签订。
12月15日,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云南省民族学会苗学研究委员会会长古文凤来到亚鲁王文化研究中心,调研亚鲁王文化。古文凤深有体会的谈到,只有了解了亚鲁王文化,才能体会麻山苗族人在艰难条件下能延续几千年的原因。第二天,在中心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古文凤去到宗地乡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小满家,了解染布的过程、传承情况等。还去到亚鲁王文化田野调查芭茅接待站,近距离感受了麻山苗族的生活环境和文化风俗。
12月20日,亚鲁王城建设项目开工仪式在格凸河镇坝寨村举行。